低風險創業,掌握市場趨勢|微型創業入門指南I

  • Home
  • BLOG文章
  • 低風險創業,掌握市場趨勢|微型創業入門指南I

隨著疫情影響,越多產業受到衝擊,各大業者也紛紛投入轉型的潮流之中,創業趨勢也出現更多發展新模式,期待在疫情影響中找到蓬勃好商機。其中低風險低成本的微型創業,便成了這波趨勢中的新興代表模式,也成了許多創業入門者勇於挑戰自我的重要原因。

一、什麼是微型創業?

當創業者以低資本、低人力,與業餘時間進行創業及管理,並運有既有的產品內容在商務平臺或社群網站進行販售與服務,這即是微型創業的基本模式。

而就我國經濟中小企業處定義下的微型企業則指的是「所屬員工人數不超過5人的營利事業體」,也就是代表創辦企業員工數低於五人以下的創業形式均可屬於微型創業。

二、如何低風險創業

低風險創業一詞源自於樊登於2020年所出版的作品,討論創業者們如何透過六個心法逐步協助自己持續成長降低風險,抓住非對稱交易的機會成功創業。

該書的核心可以用「反脆弱」三字來體現,透過長期的積累讓自己掌握別人學會也無法取代的「秘密」,秘密越大自然抗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也就越有優勢,能在創業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在這個秘密尚未茁壯之前,我們就可以透過邊工作、邊創業的方式逐步累積,在低風險的前提下同時觀察市場需要與方向,逐步打造自己核心的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了解消費者需求,並找出屬於自己的利基市場。

而找出利基市場的起點,來自於我們想要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當問題越為具體、宏大,自然我們相對應需要掌握的秘密也會持續成長,隨之相對應需要的資源也會更為具體,那我們就該在工作中持續積累這些資源,並轉化為創業路上的推進動力。

「十萬人說不錯,不如一百人尖叫。」創業路上最為關鍵的起點,並非是絞盡腦汁推出的營銷模式和推廣策略,而是我們最終所推出的產品/服務,是否能真切地滿足消費者們的痛點,達成他們的期待與需求。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帶來的體驗。當體驗滿足,建立起口碑,自然慢慢也會累積品牌所需要的紛絲與死忠客戶,找出這些為產品著迷的,比起十萬多個按讚路人還有用。創業之初專注服務好這群特定粉絲,隨時觀察市場反應,累積前期經驗,持續調整優化產品/服務,積累品牌能量,再找出自己微型創業所能提供的持續性價值與服務,才是選擇低風險創業的最佳策略。

三、市場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創業入門時,無論是決定未來的主打商品,又或者選擇未來的利基市場,每一步的選擇都是費盡心思的創作與決策,但需要先明白第一件事:「市場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找到的東西。」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的羅納德.寇斯教授曾留下給我們如此經典的告誡。更進一步來說我們需要不斷磨練自己跨界、跨域、跨齡的整合能力,相信永遠都能創造出新機會,這才能在不斷更迭的紅海市場中找到自己的藍海新方向。

台灣知名的手搖飲品牌「大苑子」就是一個典型,創辦人邱瑞堂總經理從小在家鄉彰化社頭跟長輩一起採芭樂,長大之後與妹妹們共同創業茶店,但總覺得原料製程完全不清楚,2007年後就開始轉型成「鮮果茶」專賣店,這一熬就是10年,但這10年內經歷了食安風暴、社群行銷崛起,耗費10年所建立起的供應體系成為了品牌最好的支持與特色。現在邱瑞堂先生更說自己是「水果價值創造業」。

延伸閱讀:<【創業必讀精選】成功開店計畫書>

SHARE

其他文章

差異化

創業該如何做出差異化吸引顧客?

所謂市場適配(PMF),是一個長期且動態的事情,在如此變動快速的時代,你得持續對市場發生的訊息感到敏感,才不會溫水煮青蛙那樣慢慢陷入困境。 很多時候把你淘汰掉的往往都不是同業,而是那些你意想不到的模式跟變因。

閱讀更多 >
企業文化

大缺工時代下,建立企業文化幫你降低人才荒

企業文化是由組織的創始人、領導者為起點。起初,領導者本身的行為和價值觀就是企業文化,人們看領導人的樣貌,便能對於這個企業有初步的認知。因此,企業文化不是放在公司官網的標語,而是言行一致就是領導人的舉手投足。

閱讀更多 >
創業成功

【創業雞湯塊】如果一件事打算做一輩子,就不急著成功

保持危機意識,並不是要你感到焦慮,而是要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擁有餘裕跟本事,才能看得清現在的世界變動與遊戲規則。

閱讀更多 >
個人使用說明書

創業者如何善用「個人使用說明書」幫助團隊溝通協作

「個人使用說明書」(Personal User Manual)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是「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轉換,是一份介紹自己,包含讓同仁了解你工作風格、有效溝通方式、個人在工作上期望的說明。

閱讀更多 >

創業綠洲計畫第七期/Racy Studio/黃詩雯

有時候你認為你的好 其實根本不是市場要的,或者你自己引以為傲的點,才是你無法擴大的主因?
做生意是有做有錢,沒做沒有,而創業是系統的規劃管理,你是在做生意還是創業呢?

閱讀更多 >

創業綠洲計畫第七期/木木言己蘿蔔糕/林渝銘

在這裡,不只是知識、創業、商業模式,甚至還找到了準客戶與合作廠商,而本身心理素質的提升以及學習到平行領導其他老闆的相處模式,這可能是社會新鮮人經過在外闖蕩8年10年才有可能擁有的可遇不可求。

閱讀更多 >

相關課程

留下您的需求,讓我們立刻服務您。

CONTACT US

您的姓名
您的電話
您目前的公司或品牌名稱
您的Email
您所面臨的挑戰或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