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或是準備創業的道路上,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對整個創業環境有所懷疑? 或是在每個決策背後,有許多擔心害怕? 在背負著員工的生計、奉獻自己的心血的時候,是否有那些害怕走錯路的時刻?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些迷惘,那麼這本【親愛的 別害怕與眾不同】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創業的「道」,是你的心理狀態、起心動念;創業的「術」,是戰略、是工具、是各種助你一臂之力的方法。
而道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創業者的核心理念、心理素質、價值觀。
正向的道,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反之,則是一場災難。 因此特別推薦這本關於「創業之道」的書給你,期待身為創業者的你,也能秉持正道,在創業路上同時成為自己所期待的樣貌。
不論你是創業者、個人工作者、接班人,在事業路上,人們的個人狀態狀態也會反映在事業上,所以最根本的關鍵還是要回到「自我覺察」上。
【親愛的 別害怕與眾不同】透過作者張瑋軒的成長歷程、創立吾思傳媒 女人迷Womany-路上的所見所聞,談論許多關於自我認同、自我覺察,以及性別議題上的延伸。
這篇創業必讀精選,我想就作者對在創業上的著墨,分享這本書的啟發。
作者26歲從電影公司離職並創業,與另外2位同是女性的共同創辦人一起。在缺少資源、媒體、技術相關背景情況下開始創業的旅程,而現在已經是華文區首屈一指的性別議題媒體社群,其中獲得美國國務院、BBC、蘋果、聯合國的肯定,讀者橫跨超過120個國家。
在種種限制之下, 她們做到了。而她們的成就代表的不只是一間公司的成功, 更為每個曾經,或者正在面臨性別與生理狀態困境的人們發聲,建造了一座避風港,也為社會帶來更友善的兩性環境。
「創業」廣義上,可以說是「創你這個人這一生的業」,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做到的事。 只是當你真的投入所謂狹義上的創業——開公司、擔成敗責任、帶團隊、接受市場考驗,那將是躲不了的一場修行。
也推薦你:抱著養育生命的決心創業-2020 年經濟部女性創業菁英獲獎創業者
創業是學習的好機會,因為你無從逃避,必須正面迎戰
學習對內整頓好自身狀態,對外克服環境的考驗。特別是在遇到 Covid-19 市場劇變的現今,期待這本書也能為你帶來很大的能量:
一、關於使命與熱情
市面上許多成功創業者總是提及使命與熱情的重要性,但是使命與熱情究竟從何而來?
作者在書裡提到能夠透過工作中的學習來探索與實踐,來發掘出使命所在。
然而儘管對於手邊的工作、事業有使命有熱情,還是可能會遇到失落與低潮的考驗,使命與熱情不是一碰就有的開關,而是會有高低起伏的流動狀態。
二、關於工作與生活
到底該拼命努力,還是把工作、生活的時間切得清清楚楚? 兩派有各自的擁護者,然而作者提出的觀點,在於不論是創業者,或是受雇者,可以共同追求的是「全融式人生」——相信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享受不論在工作中或工作外的好奇與探索,而當你了解工作或創業的使命與意義為何時,那麼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反倒就淡了。
三、創業者的主動出擊——你敢不敢為自己舉手?
作者第一年參加一場大型場合,500位重量級觀眾、加上網路直播媒體經營演講中,她自知必須必須透過發言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女人迷,而鼓起勇氣舉手。 後來真的被點到起來發言,儘管緊張,卻也得到了一個紮實的機會,告訴所有人女人迷在做什麼。
因為這次的主動出擊, 她甚至得到後續更多資源的引薦。
作者進一步在書中引導,從「我害怕」到「我想要」,盤點自己的恐懼,去理解恐懼背後的真正原因,從面對到了解再到征服那些恐懼。
舉例像是面對「未知」的恐懼,關鍵在於「做就對了」,先是勇敢嘗試,進而將「完全未知」轉換成「部分已知」,摸著石頭過河,儘管慢,終究能夠到達彼岸。
四、創業-個人的努力與選擇
努力可以說是一切成就的基礎, 那是一種有自覺的選擇、有意識地去辨識自己的首要目標是什麼。而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要承受的孤獨、紀律、長時間投入的狀態,不只是倚靠才華, 而是問自己:「為了達到使命與願景,你願意投注多少?」
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的終極目標,也就是這一生的理想。在這個目標之下,讓自己有意識地將經營、設計、發展自己這個角色,就會有意識地建立個人行為,讓自己更靠近想要實現的使命。
這件事拉到企業層面來說,就是使命宣言。在經營企業的文化、規範上,都是依循著這份使命宣言為核心。
個人的經營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而創業則是集結更多相同使命的人去完成更大的願景藍圖。
在過程中若遇到選擇的交叉路口,使命與願景會像是北極星似的,引領你做出合乎使命的選擇。
五、學習失敗
這本書也談到作者在年少時期學習棋藝的過程中,學習輸、學習面對得失心,也學習覆盤的重要,這些態度的建立,進而衍伸到後來的創業路上的心理素質。
“想要突破限制、開創新局,就要保持平常心,甚至積極求敗,面對失敗、學會失敗,虛心且持續讓自己輸也沒關係。「輸」不是重點,而是「怎麼輸」”
在失敗的過程中,也學習如何面對軟弱。
書中有更大篇幅是在討論性別議題與個人的探索。不論是創業者的身份,或是作為一個人,作者的創業追求的是「創造理性的改變」, 不是針對女權,而是當社會打破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同時也能解放那些對男性的限制與壓力。
我想,正是因爲這份願景足夠清晰,能夠吸引到更多對的夥伴,當企業願景與夥伴個人願景重疊, 他們更能貢獻心力在自己所期待的未來,我想這也是創業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創業還是受雇,重點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如果過程中有所委屈、困難,那麼邀請你回到你的起點,深入了解自己想成就什麼,讓自己去達到未來期許的樣貌。對應到企業經營應該有的道理。
不論你在何時遇到困境、卡關,願你都能回到源頭去探索自己的初衷,也讓創業這條路走的坦蕩與驕傲。
Copywriter 蔡秀敏
延伸閱讀:如何創業,4個重點該如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