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影響,越多產業受到衝擊,各大業者也紛紛投入轉型的潮流之中,創業趨勢也出現更多發展新模式,期待在疫情影響中找到蓬勃好商機。其中低風險低成本的微型創業,便成了這波趨勢中的新興代表模式,也成了許多創業入門者勇於挑戰自我的重要原因。
一、什麼是微型創業?
當創業者以低資本、低人力,與業餘時間進行創業及管理,並運有既有的產品內容在商務平臺或社群網站進行販售與服務,這即是微型創業的基本模式。
而就我國經濟中小企業處定義下的微型企業則指的是「所屬員工人數不超過5人的營利事業體」,也就是代表創辦企業員工數低於五人以下的創業形式均可屬於微型創業。
二、如何低風險創業
低風險創業一詞源自於樊登於2020年所出版的作品,討論創業者們如何透過六個心法逐步協助自己持續成長降低風險,抓住非對稱交易的機會成功創業。
該書的核心可以用「反脆弱」三字來體現,透過長期的積累讓自己掌握別人學會也無法取代的「秘密」,秘密越大自然抗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也就越有優勢,能在創業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在這個秘密尚未茁壯之前,我們就可以透過邊工作、邊創業的方式逐步累積,在低風險的前提下同時觀察市場需要與方向,逐步打造自己核心的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了解消費者需求,並找出屬於自己的利基市場。
而找出利基市場的起點,來自於我們想要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當問題越為具體、宏大,自然我們相對應需要掌握的秘密也會持續成長,隨之相對應需要的資源也會更為具體,那我們就該在工作中持續積累這些資源,並轉化為創業路上的推進動力。
「十萬人說不錯,不如一百人尖叫。」創業路上最為關鍵的起點,並非是絞盡腦汁推出的營銷模式和推廣策略,而是我們最終所推出的產品/服務,是否能真切地滿足消費者們的痛點,達成他們的期待與需求。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帶來的體驗。當體驗滿足,建立起口碑,自然慢慢也會累積品牌所需要的紛絲與死忠客戶,找出這些為產品著迷的,比起十萬多個按讚路人還有用。創業之初專注服務好這群特定粉絲,隨時觀察市場反應,累積前期經驗,持續調整優化產品/服務,積累品牌能量,再找出自己微型創業所能提供的持續性價值與服務,才是選擇低風險創業的最佳策略。
三、市場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創業入門時,無論是決定未來的主打商品,又或者選擇未來的利基市場,每一步的選擇都是費盡心思的創作與決策,但需要先明白第一件事:「市場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找到的東西。」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的羅納德.寇斯教授曾留下給我們如此經典的告誡。更進一步來說我們需要不斷磨練自己跨界、跨域、跨齡的整合能力,相信永遠都能創造出新機會,這才能在不斷更迭的紅海市場中找到自己的藍海新方向。
台灣知名的手搖飲品牌「大苑子」就是一個典型,創辦人邱瑞堂總經理從小在家鄉彰化社頭跟長輩一起採芭樂,長大之後與妹妹們共同創業茶店,但總覺得原料製程完全不清楚,2007年後就開始轉型成「鮮果茶」專賣店,這一熬就是10年,但這10年內經歷了食安風暴、社群行銷崛起,耗費10年所建立起的供應體系成為了品牌最好的支持與特色。現在邱瑞堂先生更說自己是「水果價值創造業」。
延伸閱讀:<【創業必讀精選】成功開店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