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CB INSIGHTS 調查指出,企業倒閉的第三名,有23%就是用錯團隊,其中包括找錯合夥對象,比例上其實是非常高的,所以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到底創業需不需要合夥人?
首先要先判斷需不需要合夥人以前,就要先探討為什麼會需要合夥人。通常會有幾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台灣人最大的優點也是缺點,情感噴發沒有分清楚私人跟創業,也就是有個好朋友,聊一聊覺得有不錯的感覺,就約來一起創業了。另一種是你自己有技術,但缺乏資金,於是有人就來跟你說要出資金跟你一起合夥。最後一種就是以上兩種綜合體,加上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權責跟股權的合約確認。
結果就像你們所想的一樣,通常最後都會因為不夠認識彼此,在各種不滿下決裂,尤其在事業有賺錢的情況下,更容易難分難解。所以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創業的過程,為什麼會需要合夥人,分享幾個面向給大家參考:
第一是關於資金
如果今天是因為資金不夠,其實可以不急著要有合夥人,因為很可能雖然他投了資金,可是價值觀跟想法與你不同,很容易會變成你要發揮卻綁手綁腳的情況,所以假設是關於資金短缺,我會建議先跟3F(家人、朋友、傻子)找錢,不然就是去申請青創貸款比較快,既然都創業了,除非志同道合的人,否則不要輕易把事業決策權讓出去。
第二是關於能力
今天假如你對自己的評估很清楚,你就能盤點出自己的強項跟弱項,舉例來說,你的開發跟商業判斷很強,可是在財務還有技術比較弱,這時候就可以去找尋這方面的合夥人,又或者單純找到這樣的人才雇用他成為員工也行,畢竟合夥的身分關係,比起員工又相對複雜的多,後面等等會來說明如何判斷合夥人標準。
第三是關於氛圍
我知道有些人創業很享受團隊工作前進的氛圍,所以會很想要找人一起,但我必須說,如果你單純是這個出發點的話,我會建議一開始不用急著找合夥人,這角色我會說可遇不可求,倒不如一個人先把事業做好,慢慢傳遞品牌的價值觀,或者運作一陣子發現有第二點的需求,再來思考這個問題會比較成熟一點,創業有很多時候的確都是一個人度過的,也可以享受一下這個過程囉!
如果以上你想清楚了後,再來是關於如何挑選合夥人,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運用以上判斷為什麼要有合夥人,再來設定屬於你的選人標準,因為合夥人跟事業成敗有很大的關係。
先說說簡單的標準,首先肯定是你會先喜歡這個人,總不能找一個不喜歡的人合作,這樣會很痛苦,所以就算他能力有,也不能不喜歡他。
再來是他的綜合能力要與你相當,不能落差太大,例如說思考能力、知識水平、溝通協調能力、自我覺察、反省能力等,這些都要與你的水平有相當的能力,否則你會很辛苦。
最後我認為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道德觀與價值觀,有人可能會反對關於道德觀,因為有人會說,這是他私人行為,可是現在世代我已經不這麼認為了,合夥人的私人道德觀,就是他價值觀的延伸,也會進而影響你的品牌資產,好不容易堆疊的品牌,很多時候可能都毀在這件事情上了。
所以我強烈建議,有道德瑕疵的人不要找來當合夥人,例如會亂搞男女關係、會貪小便宜甚至對金錢手腳不乾淨、或者有偏差的男權或女權甚至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這樣的人都要特別謹慎,所以你一定要有的標準跟特質,還有一定不要有的特質一定要先列舉出來,才有判斷的依據。
那麼該從哪裡可以觀察出價值觀跟道德觀呢?我會建議從他平時的社群經營就可以略知一二,例如臉書的經營,無論他的發文還是分享的內容,都大略可以知道他的價值觀,再來是可以在飯局中觀察,飯桌上可以看出他的習慣,會不會照顧到別人要吃什麼?有沒有夾菜?還是自顧自的點餐或吃東西,接著也很適合從吃飯中去聊聊關於他對一些事情的觀點,都是不錯的方式。
最後也是最難的,就是第六感,這個前提是你要能接觸不同的人,然後刻意觀察與感受,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其實是可以分辨出來的,就是那種你會感覺怪怪的,嘴巴說的很好聽,但給你很浮動不穩定的感覺,這些都是可以判斷的,或者你跟他對話可以很堅定看著他眼睛,如果會飄移,基本上也都是相對要謹慎的對象,或者身邊有直覺很準的朋友也都可以帶去一起吃飯。
不過無論如何,合夥一定要有明確的權責跟合約,都是保障彼此,如果對方不要簽合約,就代表沒有誠意,你也不需要糾結了,好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對於合夥上有不同的啟發。
Copywriter 石罡宇
精選推薦:一個人創業可以做什麼
延伸閱讀:用台式OKR成就你的一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