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必讀精選】師父

現今市場與環境變化的太快,我們與前人、後人遇到的條件完全不同,再也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照做就能成功的方式。《師父》這本書不是一本給創業公式或作法的書,而是將成功創業者在這條路上共同擁有的「心智習慣」傳遞給讀者。 

就好比學習功夫一樣,不一昧地鑽研外在技巧、而是精進自己的內功,轉換成屬於自己的絕技。有些成功能力是教不來的,這也是《師父》最吸引我的地方。

創業有初始到資深階段,所謂初始與資深的衡量標準,並不是指時間長度,而是績效與成熟度,《師父》這本書值得不同階段的創業者閱讀。給初階創業者,作為創業增長與發展的預備;給資深創業者,當作創業各個面向的盤點。

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提醒自己一些「心智習慣」的書。 相信我,在經歷不同事業階段與體驗過後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新發現,不愧為創業必讀經典。

以下就我在創業團隊打滾3年多的體驗後,所閱讀到4大印象深刻的地方,希望也對你有所幫助

一、創業該不該追求成長?

在我們接觸到的創業者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想逃脫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員工,因為想為自己的職涯作主而創業;或是事業站上了風口,被趨勢推著不得不擴張,以至於擴張與否的決策是被動的,對於”事業規模”並沒有全盤的思考。

如果你剛好是這樣,也不用擔心,試著開始找出事業目標與自己人生目的交集吧!

《師父》給的心智思維是-「人生規劃必須先於事業規劃。」。 創業、開公司可以幫助你達成人生目標,其中”目標”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他不侷限於事業本身,更要將家庭、人生、休閒、…等等所渴望的生活模式納入考量。 不論規模是大或小,都會有他的優勢,重點是自己所要的人生規劃為何。

二、數字-時間與金錢

這本書開篇就在談財務-堪稱創業者的阿基里斯腱,也是創業常見的致命弱點。

許多創業者在開拓業務時,會不斷地追求”營業額”,而忽略了”毛利率”的重要性,做出拖垮公司競爭力的決策。特別是業務員出身的創業者,在合作上追求熟悉且痛快的成交,卻沒考慮到公司整體營運上的固定、變動成本與毛利率。

好比把資源投入一直接訂單、為人”代工”賺取薄利,卻沒有規劃長遠、能夠提高溢價的”品牌力”。或是在淡季降價求售。諸如此類這些都是讓毛利起不來的陷阱。 

人的時間一天就是24小時、活著八十餘載,在決定創業項目之前,不妨先了解這項產業的發展性,而不要想著投注心力教育市場,卻過了黃金發展期,書中談到的判斷依據包含:百年老概念、古舊的產業、一個利基,在符合這三點的產業下投入心力吧!

三、創新的關鍵

創新不是從無到有,而是開始以不同的視角看你的事業,進而用異於競爭者的經營思維來經營公司。 書中舉例一位魚販,他不以「魚販」來定義自己的角色,竟然是把自己定義為「銀行家」。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產業,他是如何定義的?

他認為自己將”魚”貸款給餐廳。他知道餐廳何時是旺季、何時缺貨;何時是淡季、如何幫助餐廳度過淡季。身為掌控漁獲的供應者,他與餐廳之間不只是金錢與漁獲的交易,同時更有著像銀行一般,考量信用成本在每一次的交易當中,而這同時也帶來了價格的差異。

藉由這個案例,思考看看你的產業在本質上到底是什麼? 光是用全新的產業利基點做經營與決策,就能創造出差異化,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創新。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品牌,他們的競品很多,卻是少數能夠在市場上一支獨秀的底層因素。

四、如何打造企業文化?為何要打造企業文化?

某種程度來說,員工的去或留,跟企業文化有很大的相關性。甚至可以這麼說:

“老闆本身就是企業文化”

所謂上行下效,當新進職員不知道該如何對外應對時,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模仿。模仿同事、主管、老闆,不只是行為上的模仿,還包含價值觀、心態與道德感,都是淺移默化而來的。反之,當今天公司高層陰晴不定,有時候將水準普通的產品放行給客戶、有時候又逼著同仁不准出錯,同仁反而不知道標準是什麼?我們到底是一間講究品質,還是一間可以接受偷工減料的公司?

假如公司建立起了文化,能幫助同事們更願意直接溝通,原因是當他有了基礎的認知,而不是總得閱讀空氣。 有了安全感,便能更專注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擔心踩雷,而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失誤。

另外,若一個企業裡有2個以上的文化同時並行,便會為企業養成“政治”,接著衍伸出派系。 當派系出現,新進職員更容易無所適從、資深同仁之間有所隔閡,更長遠來看,小則讓公司前進不了,大則帶來分裂。 身為老闆,不要逃避直接溝通、更要以身示範做出準則,別因為麻煩或是不擅長,而把建立公司文化這件事給外包出去了!

以上是我在目前的事業階段最有共鳴的4個重點,書中談到的還有業務開發、談判藝術、漲價習慣的養成、如何有效運用律師與會計師、網路帶來的變化、…等等,相信身處在不同創業階段的你,也會從這本書中獲得更多面向的啟發。

總結

談了許多思維方向,然而最終,”愛”才是教不來也複製不來的成功關鍵。 創業很像生了一個孩子,你的心思會投注在他的身上,你會愛他。 

一個創業者是單純為了賺錢、為了溫飽,還是他真心孕育這份事業,他期待事業能為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正面影響,這些都是感受得到的。這同時也影響著一個人在事業上的續航力、開心指數、挫折回血速度。 所以,既然都要經營一門事業,與其是被逼著要做出些什麼成績,不如找個你真心熱愛的事業,跟著你的事業一起成長吧!

Copywriter 蔡秀敏

延伸閱讀:領導人的領導力4大盲點

精選閱讀:【創業必讀精選】做一件只有你能做的事

SHARE

其他文章

創業綠洲計畫第七期/Racy Studio/黃詩雯

有時候你認為你的好 其實根本不是市場要的,或者你自己引以為傲的點,才是你無法擴大的主因?
做生意是有做有錢,沒做沒有,而創業是系統的規劃管理,你是在做生意還是創業呢?

閱讀更多 >

創業綠洲計畫第七期/木木言己蘿蔔糕/林渝銘

在這裡,不只是知識、創業、商業模式,甚至還找到了準客戶與合作廠商,而本身心理素質的提升以及學習到平行領導其他老闆的相處模式,這可能是社會新鮮人經過在外闖蕩8年10年才有可能擁有的可遇不可求。

閱讀更多 >

創業綠洲計畫第七期/沐藝 MoodArt lina/楊金純

一年前,身為一名員工,我知道要精進工作能力,完成老闆的需求。盲目地以為自己接案就是創業…

閱讀更多 >

欸逼聊聊—— 創業黑暗史

今年因為點拾教練培訓.10,浸泡在創業圈裡。
以助教的身份,跟著綠洲第八期的課程重新又收穫了一次,上週也剛參與完綠洲 x 大入學Bryan的創業論壇。
聽著Bryan分享他創建 #大人學 的經歷與路程,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過往的兩段創業。

一段是服飾店,一段是健身房

閱讀更多 >

創業者建立品牌的重要思維

在現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一個好的品牌是創業者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一個好的品牌可以讓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更容易記住並信任,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獲利能力。今天這篇文章將會從以下六個方面,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品牌。

閱讀更多 >

台灣新創現況的分析

台灣新創現況中存在的地雷主要有「市場環境」、「資金管理」、「人才招募與管理」、「產品研發」、「行銷策略」等幾個方面。

在創業初期,許多創業者會遭遇資金短缺的問題,但透過精確的定位、有效的行銷策略和合適的融資計畫,可以降低風險並獲得資金支持。

閱讀更多 >

相關課程

留下您的需求,讓我們立刻服務您。

CONTACT US

您的姓名
您的電話
您目前的公司或品牌名稱
您的Email
您所面臨的挑戰或需要解決的問題*